我校远海梭子蟹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取得突破

作者: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发布时间:2025-05-13浏览次数:10

 

511日,宁海县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对我校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实施的《远海梭子蟹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由宁波大学、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和宁海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等专家组成验收组认真听取项目组有关汇报,查验了相关生产记录经现场查验、抽样计数及测量一致认为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开发的远海梭子蟹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达到规模化生产技术水平,通过现场验收。

在项目实施期间,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虾蟹高效繁育和绿色养殖产品创新团队开展了远海梭子蟹亲体收集、人工促抱卵、抱卵蟹营养强化、幼仔蟹培育等系列科研攻关,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远海梭子蟹人工繁育技术体系共培育优质雌性亲体108只,累计获得抱卵蟹52只,抱卵率达48.15%同时,开展了生产性人工育苗,累计培育出一期和二期仔蟹79.5万只。目前,蟹苗已陆续发往山东东营、江苏盐城、浙江宁波与台州、福建莆田与福州、广东湛江、海南文昌等地,开始多种模式的养殖试验。

远海梭子蟹(Portunus pelagicus)又名远洋梭子蟹,俗称“兰花蟹”,属梭子蟹科(Porttmidae)、梭子蟹属(Portunus),栖息于水深1030米的沙质或泥沙质底上,可在河口或沿岸捕获。该蟹属暖水蟹类,广泛分布于我国浙江南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各省()沿海,及日本、菲律宾、马来群岛、澳大利亚、印度洋及东非沿岸等广阔海域。据悉,“兰花蟹”是我国主要海洋捕捞经济蟹类,不完全统计年捕捞量近10万吨由于缺乏种苗和养殖技术,人工养殖极少。

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远海梭子蟹工厂化、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为海水养殖业提供了一个极具推广价值的品种。未来,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将继续优化育苗工艺,推动远海梭子蟹人工繁育向标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助力海水养殖产业提质增效。